• 首页
    • 机构
    • 要闻
    • 公开
    • 服务
    • 互动
    • 双拥
    • 首页
    • 机构
    • 要闻
    • 公开
    • 服务
    • 互动
    • 双拥
  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>>要闻>>头条

      老班长述评丨优待证不是“特权证”

      发布时间:2021-12-30 16:00    作者:    来源:中国退役军人     

        这些天,退役军人、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仪式启动后,战友们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,大家的期望值很高。
        “这一次,我要免费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。”“我也是有‘证’的人了。再有人不服,我要亮亮身份。”“现在的优待项目太少,希望再多一些真金白银……”
        在微信朋友圈的留言中,许多战友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厚爱,以后更要牢记使命不负韶华。可也有战友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盘,自觉不自觉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。有的甚至挟“服役之功”邀“百事之利”,忘了从军为民初心,有了为己占公私心。这些同志虽属极少数,也需要敲响思想的警钟,引以为戒。
        老班长认为,我们既不要认为优待证无足轻重,低估了它承载的荣誉褒扬,以及搭载的优待服务,也不要把优待证当作“特权证”“万能证”,当作畅行天下的“免费卡”,觉得拿着优待证什么都可以享受,做什么都理所当然。优待证是对持证人光荣历史和贡献的肯定和彰显,通过发放全国统一的优待证,可以识别身份,落实待遇,增强退役军人与其他优抚对象的荣誉感。优待证的广泛使用,还会提升社会关注度,营造尊重退役军人、尊崇军人职业的良好社会氛围。优待证该怎么使用?同样作为退役军人的老班长,有以下建议。
        请把优待证揣在兜里。高铁站,一位年轻的战友规规矩矩地排在长龙般的队伍后面,工作人员问他为何不持证先他人上车,回答:“没有急事,我不想享受优先。”军人、退役军人优先,不仅基于军事工作的考量,也有对其职业奉献的关怀厚爱。可以说,依法优先于法有据,于理有源,是合法权益。但这位战友认为,“国家给我这个权利比我行使这个权利重要的多”。老班长为其点赞的同时,也期盼其他战友守护好一颗平常心,根植人民至上的观念,把“爱护军人形象、爱护人民群众”当作永恒使命。
        请把优待证放在心中。优待证包含两个层次,一个是精神激励,一个是物质优待,两方面不可或缺。要纠正一种观念,一提到优待就是要给钱给物。我们国家有很多精神优待,比如将退役军人的事迹和功劳载入地方志,让有功绩的人名垂青史;再比如,进一步做好光荣牌的悬挂工作,等等,这些都是精神激励层面。优待证记录的是一名军人的光荣历史和灿烂岁月,把优待证时时放在心里,不断激发自豪感、光荣感,不断增强获得感、幸福感,不断重现历史辉煌、永葆传统本色,不断提升责任意识、迸发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,才是优待证最好的价值所在。
        请把优待证扛在肩头。一部铁血军史写尽悲壮与豪情,但也从来不缺少温情的篇章——人民与军队血浓于水、情深似海的大爱挚情。军人的荣耀,是因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,是因为他们退出现役后不忘初心再立新功。请把这些难忘的记忆刻在血液里,当森林大火疯狂吞噬逼近城镇,当江河洪峰撕裂大堤人民生命财产危在旦夕,当疫情肆虐阴霾笼罩大地,当地震摧毁幸福家园群众束手无策……请站出来,亮明身份,大声地说,我曾经是一名军人,让我来!有我在,请放心!
      如此,每个人都爱护优待证,珍惜优待证,优待证真正成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闪亮名片,军人受到尊崇、退役军人受到尊重,必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,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。 
      • 上一篇:中俄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 中俄两国总理互致新年贺电
      • 下一篇: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 弘扬伟大建...
    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
    •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
    • 中华英烈网
    • 中国双拥网
    • 中国退役军人网
    • 鄂尔多斯人民政府
    • 主办单位:鄂尔多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  蒙ICP备19004351号-1  电话:0477-8368181 邮编:017000  地址: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
    • 网站标识码1506000097  蒙公网安备15060302000203 技术支持: 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